葛兰素克公司行贿案
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葛兰素克公司行贿案
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5“坦白从轻”与“刑事和解”阶段(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到十八界四中全会)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2011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8》将“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作为“可以从轻处罚”的情节,“坦白从宽”便从过去的政策宣示明确为一项刑法制度,2012年全国人大修改刑事诉讼法,这个程序的适用条件是:三年以下的故意犯罪或者七年以下的过失犯罪,且被告人所犯的必须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和侵犯财产罪中的罪名,必须是有具体被害人的犯罪,被告人不得是累犯等;6一个案例引发一项司法改革--从葛兰素史克公司犯罪案到写入十八界四中全会,葛兰素史克公司被判处30亿罚金,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开出的最大罚单,5名被告人被判处缓刑,价值是节约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对公司有利、对国家有利(获得大笔罚金)坏事变成好事的样板,由一个案例推动;7立法部署试点阶段(从2016年开始试点到2018年刑诉法修改)在简易程序中再改出一个速裁程序,十八大以后刑事司法改革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6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授权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决定,授权最高法、检在北京等18个地区的50多家法院和检察院,对可能判处一年以下和单处罚金的刑事案件开展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同年8月22日两高两部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的办法》;8“三年媳妇熬成婆”-认罪认罚从款制度入法并付诸实施阶段,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修改刑事诉讼法决定,主要目的就是将两年多来被试点实践证明为科学有效的做法转化为相关法律规定,认罪认罚变成一种奖励措施。总结: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在总结我国司法实践基础上形成,从政策到法律规定,从实体法到程序,走出了一条中国的司法改革之路,在推进制度的改革之中,不是变速交易、认罪协商,是立足中国国情,在贯彻落实国家不同时期逐步形成的成果,体现文明和进步
2011年 坦白从宽——坦白从轻:从政策到制度
2012刑诉修改 严重、动机恶劣的犯罪 不能走和解程序
十八届四中全会——认罪认罚:葛兰素史克公司行贿案 认罪认罚——罚金30亿 5 高管被判缓
2014年速裁程序试点 (一年以下)
2016在简易程序 中改革出速裁程序(三年以下)
2018年,认罪认罚——基本原则 成为影响刑事诉讼程序和法律制度 奖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