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解释规则
内部证据优先+外部证据/通常理解
典型案例:(2019)最高法知民终522号:“亲水性树脂粘结剂”技术术语的含义,被告主张是专利文件中的自定义词,应当依据说明书中的特定含义进行解释,原告主张:第31618号无效决定已认定具有通常含义,并提交公知常识证据。
二审法院认为,《化工辞典》记载,亲水性和粘结剂的含义,树脂也是公知常识,从字面解释的角度不应认为是封闭性列举,因此改判侵权。
解释规则:专利权有效原则、公平原则(考虑技术贡献,保护权利人利益,还要考虑权利要求的公示作用,兼顾社会公众的信赖利益)、折衷原则、符合发明目的原则(不应将不能实现发明目的、效果的技术方案解释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发明构思法:技术问题从何而来?技术改进如何为之?技术效果因何而就?(从哪来、到哪去、怎么办)
技术问题:地面硬底化
现有技术:
技术改进:复合透水砖
技术效果: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表面致密的透水砖
特殊问题:功能性特征、使用环境特征、禁止反悔原则、可预见性原则、捐献规则
功能性特征:
使用环境特征:(2019)最高法知民终2号-指导案例115号——教科书式判决书